郫縣安德即將建成我市首個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
昨日,記者從環保部門獲悉,為進一步加強飲用水水源安全,加強飲水安全預警能力,我市首個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郫縣安德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即將建成。據了解,該水質自動監測站的建立,可以使環保部門實時掌握成都市主要飲用水源——徐堰河的水質狀況,實現對水質的實時連續監測和遠程監控,并初步形成對重大或流域性水質污染事件的預測、預警能力。
從都江堰到市區
將有三級水環境監控
據了解,我市飲用水水源主要是柏條河和徐堰河兩條河流,郫縣安德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建立后,我市飲用水源輸送渠道的水環境監控系統及應急管理方面,將形成從紫坪庫至三道堰自來水六廠取水點之間的三級水環境監控。
此前,已建成的第一個監測點是環保部門在都江堰南橋建的1套水質在線監測儀,監測項目共15項,能做到對上游水質的監控。第二個點是成都市興蓉公司在水六廠建的1套水質監測設備,用于監測取水口水質。
為加強飲用水水源安全,今年環保部門還在南橋監測站擴充監測設備,增加了生物毒性在線分析儀,該項參數此前在北京奧運會中被使用過。
現場
自動監測站 儀器周三調試完畢
昨日下午5時許,記者在距離成都市區約39公里的郫縣平樂寺附近的徐堰河邊找到了新建的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距離河邊三四米遠處一座兩層小樓。小樓的一樓房間內擺滿了各種電子儀器,兩名科技公司工作人員正在對儀器進行安裝。“今天這個裝置便能安裝完畢。”現場安裝負責人蔣云躍說,星期三儀器可調試完畢,接受市環保部門檢查。
10種儀器
自動取水樣測試
“調試完畢后,系統便可正式運轉自動對水質進行實時監控。”蔣云躍告訴記者,該水質自動監測站內將安裝生物毒性在線分析儀等10個參數指標測試儀器。在監測站外的河邊上,有一座1米多長的小橋,上面掛著一個白色的水壺。科技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是取水站橋,白色的水壺用于采集水樣。水樣經過水管抽入監測站,進入第一道測試工序——超聲波水樣處理系統,通過超聲波去除河水內的雜物。接著,處理的后水樣通過室內管道同時進入10個參數指標測試儀器,而且數據會不斷更新。
這些數據被控制系統收集后,將通過無線裝置和GPS上傳至服務器管理平臺,位于市內的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工作人員可通過網絡在任何地方進行在線監控,做到全過程自動監測。“工作人員基本上只需每周來為生物毒性在線分析儀補充菌種一次即可。”
解讀
水質污染預警能力將初步形成
“5·12地震前,我市便有了在市自來水六廠上游建設水質監測站的計劃。”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相關負責人表示,“地震后有謠言稱自來水六廠取水點上游水源發生污染,引起主城區飲用水恐慌,我市便著手建立水質自動監測站。”
“月初發生的柏木河水污染影響主城區水壓下降,說明此項工作的確非常必要,必須及早發現污染及早處理。”該負責人表示,該站建立后將實現對成都主要飲用水水質的常規污染參數、基本項目、特征污染物(總量減排)、生物毒性檢測等綜合性指標實時連續監測和遠程監控,并初步形成對重大或流域性水質污染事件的預測、預警能力。同時,可為政府部門及時處置水環境污染事件,確保飲用水水質安全提供更全面、更科學的數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