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訊 3月7日,本報刊發《湟水河連續兩月遭重度污染》一文后,引起環保部門和廣大讀者的關注。3月9日,記者從省環保廳了解到湟水河連續兩月出現重度污染之“謎”。
據省環境保護廳污染防治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自去年11月份以來,湟水河小峽橋斷面水質出現重度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每年到冬季后湟水河便進入枯水季節,水流量明顯減少,河水自凈能力也減弱,而向湟水河排放的污水總量并沒有減少,從而造成湟水河小峽橋等斷面水質污染濃度提高。
據介紹,為加快湟水河污染治理,我省去年在湟水河流域開工建設9個污水處理廠,到2011年基本建成,隨著各污水處理廠的完工和投入使用,污水處理能力將達到80%左右。另外,記者從市政府了解到,今年,我市將制定湟水河排污口綜合整治方案,加大市區污水管網鋪設和排污口封堵力度,提高污水收集率,重點做好北川河、南川河流域以及西鋼地區排污口截污納管綜合治理;探索建立湟水河(西寧段)污染治理工作長效管理機制,按行政區建立湟水河(西寧段)干流、支流斷面水質評價考核體系,實行區域河道“河長”負責制,以確保湟水河(西寧段)水質得到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