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中外科學家相繼發表研究報告,關注冰川消融問題。來自中科院的研究稱,近30年來,隨著氣溫升高,新疆冰川出現劇烈的消融退縮,使得當地水資源出現“先升后降”的趨勢。而北極冰川消融的影響更廣,根據國際專家小組的最新研究報告,它的融化速度比預期的還要快。到2100年,海平面最多可能升高1.6米。倫敦、上海、佛羅里達等沿海地區都可能受到威脅。
新疆水資源將“先升后降”
新疆的冰川水資源居全國第一。然而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李忠勤與他的研究團隊最近發表論文指出,隨著氣溫升高,新疆冰川出現劇烈的消融退縮。在所研究的1800條冰川中,過去26-44年間,總面積縮小了11.7%,平均每條冰川縮小0.243平方公里。冰川在不同區域的縮小比率為8.8%-34.2%,單條冰川的平均縮小量為0.092-0.415平方公里。
“新疆的水資源比較單一,主要來自山區冰川融水和降水。冰川融水占河川徑流的25%-30%。要是冰川都消融了,將對當地的整個水系統產生重大影響。”李忠勤昨天在接受晨報記者采訪時說。
研究顯示,在塔里木河流域,冰川消融會帶來災難性影響。目前該區冰川消融正盛,估計在今后30-50年,升溫條件不變,冰川融水量仍會維持。未來20-40年,天山北麓水系中,1平方公里左右的小冰川趨于消失,大于5平方公里冰川消融強烈。因此,以小冰川居多的河流受冰川變化的影響較大。東疆盆地水系中的冰川數量少,并處在加速消融狀態。冰川的變化已經對水資源量及年內分配產生影響,水資源處在不斷惡化之中。
李忠勤表示,未來新疆水資源量會出現“先升后降”的趨勢。“近期隨著冰川消融,水量呈總體上升趨勢。但未來隨著冰川儲量的枯竭,水量將急劇減少。”他解釋說。
冰川水資源對河流的調節作用也將隨之消失,使水資源狀況惡化。“比如在盛夏,當缺乏降水的時候,冰川融水可以進行補給。而如果將來冰川消失,河道就會缺水,加劇干旱。”李忠勤解釋說。
李忠勤表示,除了新疆,我國西藏、四川、云南、甘肅等地的冰川近幾十年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消融。尤其是在新疆、甘肅的一些干旱地區,冰川消融帶來的影響已經顯現出來。“比如在春季就提前出現積雪融化,造成洪水。河水徑流變得很不穩定,不是發洪水就是出現干旱,變化幅度增大。”他說,“隨著冰川面積縮小,個別地區的水資源已經減少。”
全球海平面升得比預期快
李忠勤告訴記者,一旦青藏高原、新疆等山地地區的冰川完全消融,將對海平面上升造成影響。“南北兩極冰川消融對海平面上升的影響較大,但山地地區的冰川融化,影響也不可小視。”他說。
針對北極冰川消融問題,最近北極監測和評估計劃(AMAP)恰好也發布了一份研究報告。報告稱,到2010年為止的近6年,是北極氣溫最高的時期。北極的升溫幅度大約是全球升溫幅度的2倍。北極氣候變化的加快,促使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超出預期。在2003年至2008年之間,海平面每年升高約0.3厘米。
報告預計:“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預計將上升0.9-1.6米。其中,北極冰川、冰蓋和格陵蘭冰蓋的消融,是導致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因素。”研究的對比基準是1990年的海平面水平。
海平面上升會對全球的沿海地區造成巨大威脅,比如孟加拉、美國佛羅里達、太平洋島國,以及倫敦、上海等大都市。它將導致洪災增多,還會加大日本修建防海嘯基礎設施的成本。
科學家預計,未來30-40年內,北冰洋夏季將進入無冰期。隨著冰雪覆蓋面縮小,將有更多顏色更深的水或土壤裸露出來。這些顏色更深的地區吸收的太陽熱量更多,使這一地區升溫的速度變得更快。
這份最新報告的預測數據大大高于科學家之前的預期。 2007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工作小組(IPCC)發布的氣候變化評估報告稱,到2100年海平面可能會上升0.18-0.59米。然而,這些數字并未考慮到北極冰雪加速融化的情況。歐洲氣候委員康妮·赫澤高表示:“海平面上升速度比我們以前的預期更高。這項研究再次提醒人們,解決氣候變化問題非常緊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