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山東省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獲悉,2010年山東省將全力開展重點流域污染防治,力爭年底前59條省控重點污染河流恢復魚類生長,水生態實現重要轉折。
近年來,山東省堅持“治、用、保”流域治污思路,以地方標準為抓手,扎實推進流域污染防治,全省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59條省控重點污染河流中已有40條穩定恢復魚類生長。從今年1月1日起,全省全面實施嚴于國標的流域污染物排放標準,標志著山東省各大流域都完成了從行業排放標準向流域排放標準的過渡。
山東省環保廳廳長張波在會上指出,污染水體恢復魚類生長是“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再現生機”的重要生態標志,省長姜大明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年底前59條省控重點污染河流恢復魚類生長”的奮斗目標,必須堅決抓好貫徹落實。全省各級環保部門要堅決執行更加嚴格的地方環境標準,組織開展新一輪限期治理,最遲至6月30日,對仍不能按地方標準達標排放的企業,實行限產或停產治理;對治理無望的依法關停其產生污染的生產環節。對于突出環境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的地區,各級環保部門不得審批涉水新建項目。加快推廣南水北調沿線流域治污經驗,構建“治、用、保”水污染防治體系,確保南水北調干線水質達標,推進全省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科學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規范水源地環境管理,大力加強水源地水質監測工作,嚴厲查處影響飲用水水源水質安全的環境違法行為,確保人民群眾的飲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