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見習記者 葉德初 記者 陳里雅) 昨天下午,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專題聽取了近一個月來關于水污染防治“一法兩條例”執法檢查審議意見落實情況的匯報,特別就珊溪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問題提出意見。
7月5日至6日,市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26次會議審議水污染防治“一法兩條例”執法檢查情況報告,并就珊溪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問題進行專題探討,提出了加大政府投入、解決畜禽養殖業污染、實現生態移民等六大整改意見,以及文成縣畜禽養殖污染、趙山渡庫區的投餌性網箱養殖污染、泰順城關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錳超標等監督重點。
相關報道刊出后,引起社會廣泛熱議,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建立了庫區環境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落實3000萬元作為珊溪庫區環境整治專項資金。除全力遏制水庫藍藻異常增殖,強力推進畜禽養殖業整治、開展全市飲用水源安全大排查等措施外,市政府還責成市環保局牽頭,進一步修改完善生態補償機制,逐步提高資金安排額度,將庫區百姓生活、生產納入補償范圍,切實保護好“大水缸”。
據介紹,針對養殖業整治問題,文成縣對庫區內的黃坦、富岙兩個鄉鎮實行養殖污染整治問責制,并嚴格劃分了禁限養區。“禁養區”內的養殖場要求限期關停、集中搬遷,“限養區”配套完整的污染防治設施,以全力推進養殖污染整治工作。同時,文成縣不再將養殖業列入“十二五”農業重點發展產業來抓,解決農業扶持政策和環保要求“兩張皮”的矛盾。
針對珊溪水庫水生態平衡等問題,8月9日開始,多部門聯合開展為期一周的地籠網整治專項執法行動,全面清理庫區現有地籠網作業網具。同時,邀請省淡水研究所專家,研究珊溪水庫漁業養殖中遠期規劃,做好水庫內魚類放養和管理,確保水庫水生態平衡,并啟動了珊溪(趙山渡)水庫藻類污染防控應急技術預案編制工作。
針對泰順城關飲用水源地水質錳超標問題,目前泰順縣已加大水質監控投入,強化跟蹤監管力度,通過媒體公開每月水質監測結果,并著力構建水源保護長效機制,加快縣城備用水源建設,確保今后群眾飲水安全。
市人大常委會表示將對此事進行進一步跟蹤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