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底,從縣發改委傳出一條消息讓長沙、鐵橋等鎮的村民高興不已,因為在這些地方將陸續實施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項目建設。“這些項目的實施不僅對我們城鎮面貌有極大的改善,而且還將成為我們老百姓的福祉。”長沙鎮一位村民高興地說。
“2009年,縣發改委牽頭實施推進我縣重點小城鎮和澎溪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一共有20個項目,其中臨江垃圾處理工程等三個項目順利通過了國家發改委的概算批復,圓滿完成了環境保護工作目標任務。”縣發改委副主任唐超向記者介紹。
據了解,2009年以來,縣發改委嚴格按照環保目標任務,重點推進澎溪河流域綜合整治工作。按照《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切實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的通知》和《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認真做好2009年市級重點項目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完成了澎溪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的可研審批年度工作目標,主要建設內容為沿岸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老垃圾清運、河道清淤。截至2009年底,全部完成了可研審批,涉及沿岸鄉鎮垃圾處理工程2個、污水處理工程12個、垃圾清運2個、污水管網2個、老垃圾清運1個、河道清淤1個。其中鐵橋、長沙兩個污水處理項目和臨江垃圾處理項目投資5161萬元,鐵橋鎮污水處理工程已于2009年12月28日如期動工。
縣發改委還強化環境準入制度,明確不同經濟區的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將區域經濟發展規劃和環境保護目標有機結合起來,推動產業結構與布局調整。把節能評估審查和環境影響評價作為項目核準、審批和開工建設的前置性條件,按照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實行項目責任追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