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住建、環保部門3月下旬介紹,國家水專項領導小組近日在北京召開了“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實施推進大會暨部省合作協議簽約儀式”。會上,環保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與云南省、昆明市等八省市人民政府分別簽訂了部省共同推進水專項合作協議,為地方政府深化參與國家重大水專項創建了新的機制與平臺。
水專項是根據《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設立的16個重大科學技術研究專項之一。旨在依靠科技進步,研發高效低耗、經濟實用、適合國情的水處理技術和裝備,解決制約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水污染重大技術瓶頸問題,為水體污染物減排,重點流域治污和飲用水安全保障工程提供全面科技支撐。
云南省從2008年開始實施水專項“滇池流域水污染控制及富營養化治理關鍵技術與示范項目”(以下簡稱“滇池項目”)和“富營養化初期湖泊(洱海)水污染綜合防治技術研究與工程示范項目”(以下簡稱“洱海項目”)。“十一五”期間,“滇池項目”下設6個課題,每個課題設若干子課題,共劃撥中央資金7609萬元;“洱海項目”下設7個課題,每個課題設若干子課題,共劃撥中央資金7312萬元。兩個項目共劃撥中央資金14921萬。
經過幾年的努力,云南省水專項在組織管理、工作機制創新、示范治污工程推進、實現科技支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滇池作為國家重大專項確定的重點,是國家“三河三湖一江一庫”的重點。通過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的實施,滇池治理思路更加清晰,認識更加統一。初步形成了推進滇池治理的強大合力,緊緊圍繞“六大工程”建設,實行“河(段)長”負責制,不斷加大力度,滇池水質惡化的趨勢得到遏制,流域生態系統逐步恢復,國家重大專項的科技支撐作用顯現,滇池治理取得了新成效。洱海作為國家水專項推薦的重點成果,在富營養化初期湖泊水污染控制與生態修復關鍵技術上做了很多工作,與地方的治理和示范工程進行了較好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