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深入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著力提升河湖管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努力打造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河湖生態環境,渭河流域水生態治理成效顯著。
近日,在麥積區麥積鎮的穎川河流域段,積雪覆蓋著河面,穎川河麥積村河段長劉拜紅和巡護員在濕滑的河道上邊走邊看,對河道進行日常巡護工作,查看河道垃圾清理、亂采砂石治理等情況。劉拜紅告訴記者:“我們每個月巡河不少于6次,通過對河道的不斷治理,這幾年河里水清了、魚有了,生態環境不斷改善,讓來村子游玩的游客有了更好的體驗。”
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麥積鎮后崖村生態小流域綜合治理項目的持續推進,通過清淤清障、疏通渠道、生態修復等方式,促進水環境質量整體提升,既保障了群眾生命財產和糧食生產安全,又改善了河流生態環境,實現了民生、抗災、生態三提升。據麥積區水土保持站工作人員白潔介紹,該項目總投資1500多萬元,主要包括護岸、護坡還有固防,項目建成后對當地的生態起到了很大的保護作用。
河湖流域生態的持續改善同時為美麗鄉村增添了靚麗風景。在紅崖村,近年來通過河湖治理,修建紅崖至草灘河道堤防2.9公里,采取攔、蓄、治等相結合的綜合治理措施,在減少水土流失的同時,改善了河道水環境,現在的紅崖村河水清澈見底,河道平坦,護坡平整,河岸成了游客前來旅游觀光玩耍的休閑場所,生態資源轉化為旅游資源,實現山青、水凈、村美、民富的目標。紅崖村第一書記張翼自豪地說:“自從河道治理后,來往的村民和游客都樂意在河邊嬉戲玩耍,使紅崖村的旅游資源得到了充分釋放,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據了解,2024年,我市爭取到各類水利資金16.26億元,開工建設水利項目147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37億元,完成治理河長180.49公里,實施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項目27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63.61平方公里。市水務局副局長張君旺表示,將堅持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引領,采取水岸同治、綜合施策,全力爭取實施防洪工程項目,不斷完善水務管理體制機制,全面提升河湖管護水平,為保障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水利支撐。
來源:每日甘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