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市共排查出并納入清單管理的農村黑臭水體1802條,其中利辛縣918條、蒙城縣386條、渦陽縣233條、譙城區198條、亳州高新區67條,并在市縣兩級相關網站進行公示。同時,動態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排查。把通過群眾反映、日常巡查等渠道新發現認定的黑臭水體,納入“1+1+N”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清單,制定整改方案,實行動態清零。
分類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我市強化源頭治理和生態修復,全面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污染溯源,結合水體污染成因,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農村改廁等與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有機結合,突出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系貫通、生態修復,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治理。2021—2024年,我市已完成治理農村黑臭水體1158條。
多方籌措保障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資金。2024年,積極支持渦陽縣和亳州高新區申報省級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項目,均獲得試點資格,共獲得省級試點資金8000萬元。同時,積極整合生態環境、水利、農業農村等部門涉農資金,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村改廁、大中溝治理等相結合,拓寬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資金來源渠道,保障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資金。
落實農村黑臭水體長效化管護。制定印發《亳州市農村黑臭水體治理長效管護實施方案》,健全已完成治理的農村黑臭水體長效化管護機制;落實已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第三方運維,健全農村改廁清掏機制,深化農村生活垃圾轉運機制,對已完成整治的農村黑臭水體,在縣級主流媒體或政府門戶網站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定期開展監測,對水質變差的水體,及時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返黑返臭,并將已完成整治的農村黑臭水體納入河長制監管范圍,鞏固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成果。
來源:亳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