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來臨之際,為確保北京市順義區水環境安全,持續打好碧水攻堅戰,順義區生態環境局精心布置準備,采取“2+5+1”執法模式,形成水環境執法“一張網”,扎實開展水環境執法檢查工作。
用好兩個平臺。強化監管、監測、監察三部門協同聯動,對各自領域發現問題及時通知調度,讓執法監察工作“看得清、打得準”。截至目前,已精準辦理18條涉水問題線索,全部完成辦理反饋。
結合非現場檢查,利用各類在線監控管理平臺數據信息進行綜合研判分析,有的放矢精準開展執法,不斷提升科技執法水平。通過自動監控系統,實時掌握重點單位的排污情況。運用熱點網格系統,對污染物濃度異常區域精準排查。截至目前,非現場檢查涉水單位182家次,發現問題31個,均已要求整改。
聚焦五個專項。按照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執法專項行動要求及順義區生態環境局汛期執法要求,順義區以水環境問題為導向,聚焦轄區內“點穴”“飲用水水源地”“農村污水處理設施”“未納管企業”“汛期”五個專項的重點流域、重點行業、重點單位,形成水環境執法交錯網絡。
截至目前,開展流域“點穴”執法檢查點位13個,現場檢查入河排口7個、飲用水水源地35點次;排查雨水管涵干支線1200余公里,農村溝渠、道路邊溝等800余公里;檢查監測未納管企業17家次、農村污水處理設施22家次。
壓實一本臺賬。通過部門信息共享、實地摸排等方式建立一本全區水環境執法精細化管理臺賬。切實發揮好河長制作用,逐級壓實責任,加強部門協作與數據共享,按照職責分工落實好水環境分析研判、風險隱患排查、監測預警、應急處置等各項工作。
汛期前,順義區生態環境局已對照臺賬開展工作,使汛期水污染防治有的放矢。加強汛期降雨前后問題點位分析查找,通過“三監聯動”、水環境質量工作群、水環境智慧管理平臺預警等方式向下傳導,及時排查、及時反饋,提前化解汛期水環境風險,筑牢汛期水環境安全防線。
來源:中國環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