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江西五河之首贛江支流的禾水河畔,吉安市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操縱無人機巡航,排查整治水污染源。
進入6月以來,受持續強降雨天氣影響,吉安多條流域發生洪水,水污染防治壓力驟增。為消除水環境風險隱患,吉安市按照“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的要求,未雨綢繆,以“迅”應汛,深入開展汛期水污染防治專項行動,集中整治旱季“藏污納垢”、雨季“零存整取”問題,筑牢汛期水環境安全防線。
吉安市境內河流眾多,擁有贛江等30條主要河流。針對河流多、流域廣、水情復雜的實際,吉安統籌全市環境監測力量,運用衛星地圖定位、無人機航拍、現場勘察等技術手段,對全市國考、省考斷面周邊及上游10公里河道范圍和周邊影響汛期污染強度的面源、工業源、城鎮生活源等進行“地毯式”排查,溯源水污染源。
“對汛期水質波動較大的遂川江、烏江、禾水等河流,我們充分發揮專家團隊的技術優勢,開展衛星遙感監測,準確掌握流域污染物濃度變化趨勢。”吉安市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科負責人連文潔說。
今年汛期,吉安市對37個國考、省考斷面全覆蓋開展汛期水污染防治專項行動,排查發現問題47個,已完成整改問題34個,還有13個問題正在整改。“對問題斷面,我們建立‘一報一圖一單’,每個斷面形成一份詳細排查報告、一張斷面與污染源分布圖、一份問題清單,一河一策治理水污染。”連文潔介紹。
水污染防治離不開監測預警。吉安市用好水質監測站點,健全全域化、立體化、實時化水質監測網絡,建立水環境質量和水污染源通報預警機制,按日發布水質自動監測和水污染源達標排放預警信息,提醒地方開展現場核查和問題處置。今年以來,吉安發布水質預警提示105次。
“對周不達標的斷面水質進行溯源,對月度不達標的斷面水質,指導有關地方制定水質整治達標方案,確保斷面水質達標以上。”連文潔表示。
下一步,吉安市將在水質監測、水污染治理、水環境監管、水污染防治項目推進上建立長效機制,推動形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閉環,改善水環境質量,保障汛期水環境安全。
來源:中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