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8日,煙臺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煙臺市水利局河湖管理與水政監督科負責人劉玉濤介紹了美麗幸福示范河湖建設的相關情況。
據介紹,煙臺始終將美麗幸福河湖建設作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升河湖環境、增強人民福祉的重要舉措,依托河湖長制制度優勢,“三治、三管、三化”一體推進美麗幸福河湖加快實施,先后有海陽東村河、萊州南陽河等30條河流成功創建,示范河段長度達到270公里,實現了縣域全覆蓋,其中福山區清洋河被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評為“淮河流域幸福河”。美麗幸福示范河湖的建設,對全面改善河湖環境,發揮河湖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實現“民用、民享、民富、民樂”起到重要作用,也為鄉村振興、建設美麗煙臺提供有力支撐。
高品質打造縣域“母親河”。啟動實施縣域“母親河”全流域治理三年攻堅行動,對標區域高質量發展需求,每個區市一條,統籌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實施系統治理,打造安瀾、生態、休閑、文化、產業、智慧六大功能為一體的縣域“母親河”。目前王河、界河、黃水河3條已完成治理47.6公里,大沽夾河綜合治理即將實施,到2025年全市建成14條,實現區域水環境品質大提升。
高標準建設美麗幸福河。以城鎮等人口密集區域河道為重點,對照省建設標準,從管理體系、岸線管控、生態治理、水文化建設、親民服務功能發揮等方面持續提升,梯次推進,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省級美麗幸福示范河湖。如清洋河、魚鳥河等有力推動了區域環境功能提升。同時,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向周邊輻射延伸,帶動全市河流推進美麗幸福河湖達標建設。
高質量推進農村生態河道建設。以“三有一暢一到位”為標準,全面推進1100條農村生態河道建設三年攻堅。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多部門協同開展“百日清河”、水污染防治、生態修復等10余項治理行動,清河道、整河型、種綠植多措并舉,先大后小,壓茬推進。目前已累積整治大小河流3600余公里。涌現出了萊山朱柳河,昆崳山紅石河、萊州小草溝河、招遠夏甸河等農村河道生態治理示范樣板。
目前,全市河流實施“一張圖”管理,管控邊界無縫銜接;設立市、縣、鎮、村四級河湖長5100多人、河管員3800多人,“河長+基層隊伍”雙層管護;實現河流網格、人員網格、責任網格全覆蓋。推進實施數字水利綜合平臺及22個數字河湖項目實施,融合多平臺功能,強化數據終端,推動市級主要河流基礎信息數字化、巡查監管智慧化,全面提升美麗幸福河湖建設和管理效能。
來源:齊魯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