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安陽市入選全國第三批系統(tǒng)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以此為契機,這座古城積極轉變城市建設理念,全域系統(tǒng)化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一盤謀劃一網(wǎng)推進 在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安陽市規(guī)劃先行,將海綿城市的建設理念融入整個城市的建設與發(fā)展,既要提升城市外部形象,又要豐富城市內(nèi)涵。
安陽市聚焦中原地區(qū)海綿城市建設與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融合創(chuàng)新示范,成立了市、區(qū)兩級海綿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設立海綿辦;制訂了海綿城市建設立法計劃,海綿城市建設工作納入各縣區(qū)、部門績效考核;出臺了20余項制度,健全了“1+1+N”的規(guī)劃標準體系,形成了以“閉合管理”為特色的“規(guī)、建、管、養(yǎng)”全過程管控體系,充分發(fā)揮城市坑塘水系、公園綠地等“海綿體”功能;進一步提升應急防控能力,統(tǒng)籌洪澇污同治,落實長效化管理。
渠水東流風光旖旎 如今,“海綿化”后的安陽奏著“人水和諧”的動人樂章。其中,南萬金渠水系提升工程更是讓人耳目一新。
南萬金渠水系提升工程的設計理念是讓城市回歸自然,打造一個集生態(tài)、健身、休閑、娛樂于一體的濱河空間。安陽市住建局通過科學規(guī)劃施工,將南萬金渠原六七米寬的河道拓寬為30米,將暗渠全部變?yōu)槊髑诤拥纼蓚纫?guī)劃綠地,形成水面開闊、駁岸線規(guī)整大氣的景觀水系;河道護坡以生態(tài)植草護坡,又修建3個橡膠壩、2個跌水景觀以及4米寬的透水混凝土園路;建設廣場、地下車庫及便利店、公廁等配套設施,將之打造成一條繽紛絢麗的人文風景線、一片水綠交融的城市自然灘、一處循環(huán)可續(xù)的綠色生機岸。
蓄水凈水生態(tài)宜居 2023年以來,安陽市實行“一點一策”整治措施,通過“源頭減排、過程控制、系統(tǒng)治理”一系列組合拳,已完成內(nèi)澇積水點改造40余處,增強了整體排澇能力。
海綿城市建設歸根結底是一項民生工程,最核心的關鍵詞在于“生態(tài)、惠民”,除了積極推進水系提升工程建設外,蓄水、凈水同樣重要。2017年以來,安陽市大力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建成區(qū)整治城市黑臭水體溝渠、坑塘31個,治理河道119千米,清理坑塘5.45萬平方米,清理淤泥、垃圾95.55萬立方米,封堵排污口3432個,拆除岸邊違建廁所98座,拆除岸邊違建7.55萬平方米,沿岸截污分流,新建污水管網(wǎng)201千米,新增公共綠地102.66萬平方米,新增水域56.66萬平方米……
幾年來,安陽市實施河道整治187千米,建設提升蓄滯洪區(qū)4個、百畝以上調(diào)蓄公園17個,新改建雨污水管網(wǎng)365千米,水災害防御能力大大提升,市區(qū)黑臭水體、劣五類水體全面消除。
“接下來,我們將積極構建多部門聯(lián)動超標應急防控體系,通過科學編制高精度內(nèi)澇風險圖,建設9條行泄通道、10條應急疏散通道、7處應急避難場所,構建集水文氣象、防洪排澇、蓄水用水為一體的智慧管理平臺,讓這座城市像一塊海綿一樣有彈性、會呼吸,帶給群眾更多的安全感。”安陽市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慶兵滿懷希望。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