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地質環境總站專業技術人員在武漢市國家地下水地質環境監測HB-14-06監測點,通過專業設備從120多米的井下抽取出新水,按照監測規范流程進行現場指標檢測,并完成樣品采集和灌裝封存,也標志著該省今年豐水期地下水環境質量監測考核采樣監測工作正式啟動。
據負責現場采樣監督的中國生態環境監測總站長江流域局的專家介紹,作為“十四五”國家地下水環境質量考核項目,本次采樣送檢工作,現場主要是進行地下水的溫度、濁度、pH值、溶解氧、電導率等指標檢測,所取樣品還要送到湖北省地質試驗測試中心進行化學分析及檢測,所有檢測數據將通過專網直接報送至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總站,為客觀、科學、有效評價全省地下水環境質量狀況,切實推動地下水質不斷改善提供技術數據支撐。
該項目負責人介紹,地下水環境質量的監測數據是反映地下水水質狀況的重要依據,湖北省地質環境總站已連續3年承擔了該省國家地下水環境質量監測點的采樣送檢任務。為確保采集數據準確、客觀、如實反映湖北省地下水的“健康”情況,湖北省地質環境總站先后配備了低流量氣囊泵、水質多參數分析儀、濁度計等先進設備儀器,為高質量樣品采集工作奠定基礎。據悉,湖北省地質環境總站技術人員還將分赴省內其他監測點,加快節奏、壓實責任、規范操作、嚴謹細致,在規定時間內高質量完成涵蓋省內17個市州總計59個點位的采樣監測工作。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