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前,入口處水污染指數388mg/L;污水處理后,出水口水污染指數26mg/L,完全達到排放標準。”5月8日上午,經西安市生態環境執法人員使用最新檢測設備檢測確認達標后,匯集城市多個家庭衛生間、廚房等處的污水,通過全地下污水處理設施的層層凈化,最終變成可利用的“中水”回歸城市,廣泛用于綠化澆灌,車輛、道路和家庭坐便器的沖洗等。

西安航天基地第一凈水廠處理設施上方的濕地公園一角。
“闖過”14關 臭水秒變清水澆花洗車
5月8日9點40分,記者跟隨西安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和西安市生態環境局航天分局的執法人員,來到西安航天基地循環經濟產業公園內的航天基地第一凈水廠 。迎面而來的是如詩如畫的濕地公園,那些密集布置的除污管道和除污設備都不見了蹤影,有一大群雪白的鴨子在水里嬉戲游玩。公園一角,汩汩清水不斷流向公園濕地。
“你相信嗎?這股清水,可是從許多家庭的馬桶里流出來的,當然也有工廠等地排出的污水。”就在記者對眼前的一切迷惑不解時,這里負責安全環保的負責人韓景軒,指著不斷流淌出的清水說。韓景軒告訴記者,這個公園其實就是污水處理廠,是采用地上濕地公園、地下污水處理廠的模式建設的,所有除污設備都埋設在地下。濕地公園里的這些水也叫“中水”,就是全地下污水處理設施,經過層層凈化后變成的。
隨后,記者和環保執法人員在韓景軒的帶領下,一起走進這個箱體平均挖深18米的西北首家全地下污水處理廠的地下廠區。地下箱體部分,分為上下兩層,負一層為設備操控區,負二層為各類池體及管網。污水引入這里后,會使用A?O+MBR膜組合的處理工藝,也就是經過預處理、生物處理和深度處理3個階段和14個細致處理環節,讓污水變清水。執法人員通過儀器對現場進水和出水口分別進行了監測,儀器顯示出水口水污染指數為26mg/L,完全達到排放標準。
層層“設防” 污水處理聞不見“臭味”
說到污水,第一感覺就是一個“臭”字。但在這個全地下污水處理廠廠區,污水處理過程中,卻聞不到臭味。“臭氣都被封閉在這個玻璃房里,通過生物濾池法將臭氣進行處理。處理完的氣體經過總排口,也就是公園上部鐘塔位置排入大氣。”西安市生態環境局航天分局執法大隊負責人苗會賓,指著污水入口附近一個被玻璃層層封閉的“玻璃房”解釋說。
生態環保執法人員走近鐘塔排氣口一側,用環保設備進行了檢測,數據顯示排放達標。苗會賓說:“今天這樣的送法入企,既能把法律法規的要求帶給企業,減少企業違法行為,也同時提升了企業的生態環境意識。”
在廠區污泥脫水區,3臺離心機在地下發出轟鳴聲,但在濕地公園內,卻聽不到任何聲音。“看來企業采取的降噪措施效果還不錯!”西安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稽查科科長周重龍感慨道。
記者在地下廠區發現,從污水引入到多環節處理,直至流出清水,全程看不到一滴水污水。據介紹,這個凈水廠占地110余畝,公園占地108畝,中央水景8000余平方米。凈水廠一期總投資6.3億元,公園總投資2.8億元。通過這套污水處理設施,日處理污水5萬噸,可處理目前航天基地區域的全部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
對此,西安市生態環境局航天分局副局長謝峰表示,下一步,航天環保部門將繼續通過多種形式增強企業的環保意識,守法意識,環保部門要變“管理”為“服務”,當好企業的“店小二”,用實際行動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助推西安航天基地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環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