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市海綿辦發布公告,荔灣區駟馬涌流域被評為2022年廣州市海綿城市建設A等示范片區。
駟馬涌流域面積約10.1km2,其中上游白云區和中游越秀區均為暗渠,下游荔灣區為明涌。片區流域人口密集,基礎設施完善,但同時也存在本地硬化面積多、建筑物密度大、綠化比率低等問題。
為緩解駟馬涌流域內澇問題,提升流域生態環境,2022年荔灣區啟動駟馬涌流域海綿城市示范片區建設,以項目“+海綿”模式將海綿城市建設理念融入流域內城市更新、老舊小區微改造、口袋公園建設等城市建設項目,同步配套實施流域內公共排水管網完善、排水單元達標建設、合流渠箱清污分流等治水項目,以“繡花”功夫改善流域人居環境,鞏固提升流域水安全,實現人、水各行其道,構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型社區。
此外,荔灣區加強河湖科學化一體化調度,雨季合理開閘泄洪,讓流花湖為駟馬涌下游生態補水。從2022年的實際情況看,流花湖實現全年為駟馬涌生態補水83.82萬噸。其次是強化雨水資源利用,在源頭改造項目中,通過增設雨水桶或水體回收裝置等,實現雨水資源回用,2022年駟馬涌流域共計回用雨水1.07萬噸。
2022年,荔灣區結合駟馬涌沿線彩虹橋周門片區微改造、西華路小學排水單元達標創建、“口袋公園”建設等項目,因地制宜落實透水磚、下凹式綠地、雨水回收利用罐等“+海綿”措施,順利達到雨水源頭減排目標,同步解決了各排水單元雨季積水和蚊蟲滋生等問題。
來源: 廣州市荔灣區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