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宜居的生態是農村的寶貴財富?;幢笔辛疑絽^將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作為改善農村水環境質量的重要抓手,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助力鄉村生態振興。
一是全面排查,確定黑臭水體清單。從2019年至2022年,烈山區生態環境分局根據省生態環境廳的通知要求,對3個鄉鎮及街道開展連續三年的全面動態排查,通過采樣化驗最終確定位于丁莊溝、順山溝、礦東溝共3處農村黑臭水體,確定了《烈山區農村黑臭水體清單》,并在政府網站公示。
二是狠抓進度,全面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對確定的黑臭水體,通過解析污染源,明確黑臭水體污染類型,編制黑臭水體治理方案,在保證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全面加力加速,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在時間上加快、措施上加碼、工作上加勁,及時督促鄉鎮推進治理建設進度,確保2024年底前完成轄區3處農村黑臭水體的整治任務。依托總投資1.2億元的烈山區古饒鎮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項目,2022年完成丁莊溝的整治任務,并通過驗收,2023年綜合治理工程已開工。
三是完善措施,高質量完成農村黑臭水體治理任務。堅持標本兼治,全面落實“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態修復等”治理措施。同時將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等項目建設統籌結合,會同有關部門嚴格控制農村生活、畜禽養殖、農村垃圾等各類外源污染物流入環境,防止污染農村水體。2022年以來,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及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任務各3個,清理沿岸積存垃圾、水面漂浮物垃圾等共50余噸。
四是健全機制,建立農村黑臭水體治理長效機制。構建農村黑臭水體治理監管體系,根據屬地黑臭水體特點,制定行之有效的長效管理機制,對重點整治任務實施清單化管理、制度化保障,建立健全排查摸底、全面整治、源頭防控、巡查防返等專項工作制度,實現長效管控機制體系,提升了黑臭水體治理成效。
來源:淮北市局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