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順義區海綿城市面積增加5.34平方公里,截至目前累計達33.71平方公里,達標面積占全區建成區總面積的28.15%。
海綿城市是指通過鋪設透水磚、打造雨水花園等方式,將雨水收集起來,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不僅可以節約水資源,還能夠提升城市生態系統功能、減少城市洪澇災害。
為貫徹落實《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統籌推進海綿城市建設,2020年2月,順義區建立了海綿城市聯席會制度并明確了各部門、屬地的相關責任。近年來,全區因地制宜采用“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完善城市雨水系統,有效控制雨水徑流,修復城市水生態、改善水環境、涵養水資源、增強城市防澇能力,力爭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生態更宜人、資源有保障、文化有發展”的建設目標。
2022年,順義區全力推行低影響雨水開發系統,促進雨水積存凈化和就地消納,通過建設綠色屋頂、下凹式綠地、調蓄池及透水鋪裝等方式,推動海綿城市建設項目落地。期間,通過建設北京溫榆河公園(故城記憶)、李橋中心公園、水域生態治理等32個項目,新增達標面積約5.34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全區海綿城市建設達標面積達到33.71平方公里。
北京溫榆河公園(故城記憶)是市民休閑、健身的好場所,也是順義區海綿城市建設的典范。透水鋪裝、下沉式綠地、雨水花園、植草溝等海綿元素在公園內隨處可見,使該公園成為一個蓄積雨水的有機海綿體,有效消納雨水。“這個公園將園林景觀和海綿元素相融合。比如這些植草溝,溝渠內種植水生植物,它們將雨水收集后初步凈化,然后轉輸到雨水花園、新建的排水設施中,用于公園景觀養護等。一年下來,可收集雨水10至20萬立方米,有效緩解市政排水系統的壓力。”北京溫榆河公園專班主任單大超說。
來源:北京市順義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