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本報關于龍昆溝流域等一批積水點位計劃陸續改造的系列報道,引起了海口市政府部門以及廣大市民的高度關注。不少人紛紛撥打本報熱線詢問,目前海口已經改造成功的積水點有哪些?改造后效果如何?下一步改造有什么打算?針對市民的關切,記者采訪了海口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了解到,目前,海口市圍繞現狀積水點及易澇區域進行精準排查,梳理現狀積水點及易澇區域存在的問題,制定詳細整改措施和計劃,按照輕重緩急原則,分批分次開展實施積水點改造,解決城市積水和內澇問題。目前,正在推進實施鴨尾溪排澇泵站、海港路、長豐二支溝等排澇工程改造;謀劃啟動義龍路、龍華路(海醫路段)、瓊山大道(天鵝灣路段)積水點改造項目。
記者走訪 這兩處積水點不再積水 勛亭路 之前部分路段積水嚴重,改造后再也不擔心雨天出行
從2013年開始,勛亭路附近居民便不斷反映,勛亭路雨天積水嚴重。“2018年,終于等來了項目改造施工,現在積水問題已經得到解決,一般情況都不會出現積水了。”市民陳先生說。
該積水點是如何改造的?昨日下午,海口市水務局排水管理科四級主任科員謝付兵介紹,“當時的勛亭路路寬約8m,路長約800m,卻僅敷設一條D500雨污合流管。由于現狀道路兩側商鋪、住宅密集,污水量較大,剩余給雨水的過水凈空很小,排水能力不足,導致金鹿菜市場門口嚴重積水。”謝付兵說,當時采用的解決方案是以海之南學校為起點,學校以南的路段新敷設一條長1000mD600~W×H=1600×1000的雨水管道,最終排入海府路W×H=2500×1500雨水方溝之中,“在實際施工中,在勛亭路北段新建雨水管道480m,南端新建雨水方溝長400m,雨水檢查井51座,污水檢查井13座雙篦雨水口47座,多篦雨水口5座,破除路面875m,總投資為667.235萬元。”
“該項目于2018年10月29日開工,2019年12月10日竣工。改造后有效緩解了勛亭路積水問題,在中雨或大雨時不會出現積水情況。”謝付兵說。
丘海大道海瑞橋路段 橋底通道兩側設雨水截水溝,改造后未發生積水情況 丘海大道路幅寬為60m,現狀為瀝青混凝土路面,是海口市內的主要道路,兩側居民區和商業區已較為成熟,加之該道路北側為秀英港口,故道路需承擔港口重型貨車交通運輸的作用,車流量很大。
“原丘海大道海瑞橋處存在積水問題,主要是因為海瑞橋處地勢較低,海瑞橋南北兩側地勢均比中間高3-4m,呈現兩側高中間低的地勢,下雨時海瑞橋兩側道路上的雨水依據地勢全部匯集在海瑞橋處。由于地勢原因且排水管道是重力流管道,也使得該處雨水無法排出,這也是歷史遺留問題。”謝付兵介紹。
“海瑞橋處地勢較低,且無雨水方溝收水,匝道雨水方溝管頂標高比橋底標高高,無法采用重力流方式將水收集在現狀雨水方溝內,只能通過強排方式排水,需要設置雨水提升泵站。”謝付兵說,設計在橋底通道兩側設置雨水截水溝,收集雨水后排入一體化提升泵站后泵送至現狀雨水方溝內,解決積水問題。
“即在橋底通道兩側設置W×H=800mm×500mm雨水截水溝,通過兩根DN800III級鋼筋混凝土管接入格柵井,再通過一根DN1000鋼管(格柵井出水管)接入一體化提升泵站后泵送至現狀雨水方溝內,解決積水問題。”謝付兵說,改造后,該處未發生積水情況。
長濱路東側路段 這幾處積水點正在改造 陸續啟動實施5個應急排水工程,2個已開工建設 海口市西海岸新區南片區及長秀片區(B)區城市化進程飛速發展,然而,由于該區域原有防洪排澇體系不完善,防洪排澇標準低下,西海岸新區的西秀鎮及長流鎮作為《海南省治澇規劃報告》的重度澇區,遇強降雨天氣積水無法排出,受澇嚴重。加之近年西海岸新區南片區及長秀片區(B)區的迅猛發展,在城市化建設過程中規劃防洪排澇設施未建設完成的情況下,原有防洪排澇設施遭受破壞,導致遇強降雨天氣積水區域增加,嚴重影響了城市建設的進程及周邊村民的生產生活。
“為了緩解長濱路段的積水問題,實施海口市西海岸長濱路應急排水工程顯得尤為必要且迫切。”昨日下午,海口市水務局建管科科長徐勇介紹,為了解決長濱路東側積水問題,海口市水務局啟動實施5個應急排水工程,分別為式金村一溝應急排水工程、新開河應急排水工程、美涯連通渠應急排水工程、長豐一支溝應急排水工程和長豐二支溝應急排水工程項目。
“其中,長豐二支溝應急排水工程、美涯連通渠應急排水工程和長豐一支溝應急排水工程,由市路橋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負責統籌推進項目建設;新開河應急排水工程和式金村一溝應急排水工程由市供排水管理處負責統籌推進項目建設。”徐勇介紹,目前,海口市新開河應急排水工程已基本完工;長豐二支溝應急排水工程于2022年6月6日開工建設,累計完成投資1310萬元,完成形象進度約40%;式金村一溝應急排水工程計劃今年開工建設,其余2個項目計劃2023年開工建設,“長豐二支溝應急排水工程完工后,連通新開河,基本上可以解決長濱路五源河體育場東側積水防洪排澇問題。”
水務部門 按輕重緩急原則分批分次開展實施積水點改造 “如何更好地解決城市的積水點難題,近年來海口市水務局等部門一直在努力。”昨日下午,海口市水務局主要負責人接受采訪時表示,海口市一直在全面梳理排查,解決積水點問題。目前,通過排水管網改造和增設排澇泵站,完成白水塘路東段積水點、南海大道(藥谷段)積水點、椰航街積水點、丘海大道(海瑞橋)等路段積水點改造,并完成了龍昆溝、金沙灣、海瑞橋等雨水排澇泵站建設。同時,以突出問題為導向,圍繞現狀積水點及易澇區域進行精準排查,梳理現狀積水點及易澇區域存在的問題,找出“癥結”,建立基礎臺賬,完善《海口市內澇治理系統化實施方案》,制定詳細整改措施和計劃,按照輕重緩急原則,分批分次開展實施積水點改造,解決城市積水和內澇問題。
“目前,正在推進實施鴨尾溪排澇泵站、海港路、長豐二支溝等排澇工程改造。并謀劃啟動義龍路、龍華路(海醫路段)、瓊山大道(天鵝灣路段)積水點改造項目。”海口市水務局主要負責人介紹,同時,海口市正在完善聯動機制,增強聯防聯動效率;優化排水防澇應急預案,完善與市各職能部門、水體治理企業、各區政府及市政設施管養等單位的聯動調動預警工作機制,提高聯動聯防效率;繼續加強與市氣象部門溝通,不斷完善氣象信息聯動預警工作機制,實時共享氣象和道路積水信息,與交警、市政和12345等緊密聯系,及時發布并持續更新雨天道路排水和路段積水信息,引導群眾主動避險,主動及時回應群眾關切的內澇問題,消除不良影響。此外,對藍線控制線內的河道水系采取保護措施,加強治理,確保水系行洪暢通,積極構建推進長豐溝、邁雅河-潭覽河沿線排水貫通工程。
下一步,海口市還將抓緊做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項目的謀劃申報工作,做優項目前期工作,形成謀劃一批、儲備一批、啟動一批的良性循環,同時爭取強化城市內澇日常管理和運行維護的資金保障力度。完善城市排水與內澇防范相關應急預案,做好雨期應急排澇工作。
來源:海南特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