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獲悉,我市6條黑臭水體已連續15個季度水質監測指標滿足消除黑臭水體要求。
此前我市列入住建部、生態環境部清單的黑臭水體共6條24.86公里,分別為荔城區護城河、下戴河,城廂區下磨溪、龍橋溪,涵江區宮口河,秀嶼區頂社河。近年來,我市結合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持續通過完善設施、源頭收集、內源治理、貫通河道、生態修復、流量保障等措施,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長治久清”。
我市《木蘭溪流域水環境治理工作推進考評方案(試行)》要求每個水體1個點位1個檢測指標超標即視為不達標。按此標準統計,6條城市黑臭水體2020年10月至今年6月指標檢測達標率96.7%,今年1-6月指標檢測達標率99.4%;30條城市建成區內河2020年10月至今年6月指標檢測達標率97.9%,今年1-6月指標檢測達標率99.5%。
我市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治理木蘭溪的重要理念,圍繞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和城市黑臭水體示范城市建設,突出中央、省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落實,加快補齊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短板,提高污水收集處理成效,持續改善城市水環境質量。
目前,我市城鎮污水處理、黑臭水體治理均實現“三升一降”,即城鎮污水處理運維水平提升,城鎮污水處理廠量質齊升,群眾滿意率不斷提升,河道水質超標數量不斷降低。2019年,我市獲評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2019-2021年,我市連續3年完成省對市下達的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指標。
來源:莆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