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月的青島正值汛期,暴雨頻發。每逢此時,生態環境工作人員常常處于高度警惕的狀態,水環境問題的多發性、復合型、累積性等特點,伴隨著高強度的降水,使水環境治理面臨很大挑戰。為此,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市北分局基于轄區“企業環保碼平臺”,配套建設河道水位監測系統, 運用信息化手段強化城市管網綜合管理,進一步推動水質環境提標提質,助力打贏碧水保衛戰。
結合轄區實際,選取典型試點點位。通過積極開展清污分流專項監管工作,經現場勘察分析,選取轄區兩條典型河流作為試點,在河道安裝水位計,通過監測系統對河道水量進行24小時實時監控,并對水位狀態進行實時監測,將河道周邊污染源、水位信息、變化趨勢等信息以一張圖的形式在“企業環保碼”平臺上進行展示。開展水位實時監測以來,平臺累計獲取河道實時水位信息1000余條。
精準分析研判,提高監管效能。結合降水量等水文數據,一旦發現河道水位異常或水位數據與水文數據不匹配,監測系統會通過預警報警功能將異常數據發送給監管平臺,監管部門能夠及時掌握雨水管網的排水狀態,對上游進行有針對性排查,精準分析研判。分局累計對4次水位異常現象進行核查,通過結合河道開閘規律和轄區降雨情況,分析其中3次為河道定期開閘放水導致的水位降低,1次為降雨影響導致水位增高,實現了快速精準溯源,有效提高了監管效能。
構建閉環監管體系,提升現代化治理水平。河道水位計安裝試點工作的開展,充分響應了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的相關要求。依托“企業環保碼”平臺,通過對“河道斷面—管網—污染源”的“末端—中端—源頭”管控,形成了“問題發現及時、預警溯源精準、分析研判科學、案件查辦高效、執行督辦嚴謹、整改反饋及時”的閉環式監管體系,全面提升了轄區水環境監管執法精準化水平,扎實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下一步,分局將進一步推廣水位計安裝試點應用成效,堅持源頭嚴控、過程嚴管、后果嚴懲,全方位壓實排污單位污染防治主體責任。做好水文環境數據關聯分析,持續探索環境監管治理新模式,加大治理和管控力度,助力實現全域水質環境提標提質,為市民營造美好的幸福家園。
來源:中國環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