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落實河湖長制,推動全市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根據前期江蘇省蘇州市水質、藻情日報,市污防攻堅辦對影響王江涇國考斷面區域開展暗訪檢查,發現吳江高新區(盛澤鎮)、桃源鎮多條河道存在水環境污染問題,主要問題為河道周邊商戶及居民生活污水直排、截污納管不到位、雨水排口晴天出水、污水管道水位高導致污水漫溢等現象。
吳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盛澤鎮)張家埭河,為大港支流,最終匯入清溪。在北王路鐘家庵橋上,檢查人員看到,該河段水面有明顯油污、水質下降明顯,存在一定的污染問題。經初步溯源,系河西側羅山大腸館餐飲店油煙處理設施長期未清理,油煙處理效果差,導致餐飲店沿河外墻及河岸滿是油污,大量油污通過地面和管道長期流入河道。
吳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盛澤鎮)王魚港位于Y503鄉道紅安村衛生室東側,通過河長制指示牌可見,該河道為余家蕩支流,最終流入清溪。現場檢查發現,該河道表面有明顯油污,水質不容樂觀。經初步溯源發現,周邊商戶雨污混排,雨水排口存在晴天非雨出水現象。河道西側為勝天村,檢查人員走進村內發現有一處家庭屠宰作坊,門口屠宰污水直排河道,現場臟亂差。經檢測,該河道高錳酸鹽指數15.5mg/L,為劣V類河道。
檢查人員在吳江區桃源鎮銅羅社區北新開河附近看到,該條河道水面有大面積雜物漂浮。初步溯源發現,該區域東側河段沿河小區雖已開展管網整治但仍存在截污納管不到位、沿河居民生活污水直排河道現象,水體污染問題突出。經現場取樣檢測,河道氨氮為4.12mg/L,超出地表水國家V類標準2.1倍;總磷為0.79mg/L,超出地表水國家V類標準2.0倍,為劣V類河道。據悉,新開河為迎春河支流,最終匯入麻溪。
最后,檢查人員來到位于吳江區桃源鎮思源路吳江黨史館北側的楓橋港,發現部分河段已露出河床,河道水質較差。“有檢查就來清理一下,過幾天就又臭了。”據當地居民反映,朝陽街116號附近污水泵站已停用,南側路面污水漫溢倒灌至雨水管網,生活污水直排河道現象已持續2個多月。檢查人員在現場看到,該河道周邊路面污水橫流,現場惡臭撲鼻,嚴重影響居民日常生活。如遇下雨、刮風天氣,雨水井內污水外溢現象更為嚴重,大量污水涌向地面道路,長時間沒人管。經檢測,路面污水氨氮為28.0mg/L,總磷為4.68mg/L,均嚴重超標。
針對上述問題,市污防攻堅辦向吳江區印發督辦單,要求吳江區相關職能部門及屬地要深入落實河湖長制,完善河道沿岸精細化管理,加大河長巡河力度,堅決遏制污水亂排入河現象;全力排查沿河居民、餐飲等污水接管情況,系統整治沿河排放口,全面實施截污控污,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同時,要舉一反三,以河湖長制為抓手,對轄區內其他河道類似問題系統排查,強化環境綜合整治,推動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來源:蘇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