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月亮湖還是垃圾漂浮、面源污染嚴重。誰能想到,現在依托月亮湖的美景,村里已經開了15家農家樂。”一到周末,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區百丈鎮解放村的月亮湖畔,來自成都、眉山等地的游客盡情享受美麗的湖光山色。
而這得益于月亮湖和解放村的變化,更是當地實施基層河湖長制“解放模式”的成果。
目前,四川正部署在部分市州試點推廣“解放模式”,初步確定在成都市、攀枝花市、德陽市、遂寧市、巴中市、眉山市、甘孜州等7個市州開展。各市州將選取一定數量的村(社區)進行“解放模式”創建。
突破人員不足困局 雅安市開創基層河湖管護“解放模式” 過去,解放村共設立村級河湖長3名。隨著游客增多,3個村級河湖長既要巡河又要打撈漂浮物,還要開展河湖長制宣傳,已經顯得人手不夠。
而另一邊,隨著村民、游客河湖保護意識的增強,大家反映的一些河湖問題沒有一套規范的處理、解決機制,不利于相關問題的及時解決。
如何突破這一困局?解放村開始實施改革,通過長效機制的建立和體系的常態化運轉,探索出“有人護、管得住、水清亮、產業旺”的“解放模式”。
以“河長引領、三隊協同”為思路,探索構建“一室三隊一超市”的村級河湖管護體系,系統總結出村民河湖管護“三不四要”等制度。對解放村來說,“河長工作室”是一個村級河湖問題的收集中心、處理中心和指揮中心。黨員志愿巡護隊、巾幗志愿宣傳隊、河湖保潔隊三支隊伍負責加強河湖河道巡護、宣傳推廣、保潔管理,解決開展基層河湖長制工作人手不足的問題。村里的鄉風文明生態超市則通過激勵表彰措施,引導村民自覺參與愛河護水行動。
生態改善,給解放村帶來豐厚收益。目前,全村發展6000多畝茶園,平均畝產值突破8000元,2021年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2.2萬元。
2021年,“雅安市名山區百丈鎮解放村開展村級河湖管護體系建設”被確認為水利部第二批“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項目之一。此后,部、省、市、區、鎮、村六級聯動,一場基層河湖管護的改革與探索在解放村悄然展開。
據了解,從今年4月開始,雅安在全市推廣該模式,截至6月底已在616個村(社區)按照不同類別標準進行了推廣。
試點推廣不能照抄照搬、依葫蘆畫瓢 確保真正在本土扎根 解放村遇到的問題,四川很多村(社區)也同樣面臨。
為進一步提升全省基層河湖治理水平,今年發布的四川省總河長2號令公布了2022年四川省全面強化河湖長制工作要點,把總結推廣雅安基層河湖長制“解放模式”等地方典型經驗作為其中一項重點工作。
7月13日,四川省解放村河湖管護體系建設和推廣2022年第三次工作推進會暨深化“解放模式”工作研討會在雅安市舉行。會議明確,四川正部署在部分市州試點推廣“解放模式”,初步確定在成都市、攀枝花市、德陽市、遂寧市、巴中市、眉山市、甘孜州等7個市州開展。各市州將選取一定數量的村(社區)進行“解放模式”創建。
開展此次試點推廣,絕不能照抄照搬、依葫蘆畫瓢。據了解,“解放模式”推廣類別將根據各村(社區)水域、企業、農村河湖治理基礎條件等實際情況,分為創新類、復制類和鼓勵類,分任務、分步驟開展推廣工作。
同時,開展推廣試點的各市州要對“解放模式”進行深入研究,根據實際條件,理清創建思路,合理調整和創新建設內容,確保真正在本土扎根。
來源:中國環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