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地處閩江、敖江、龍江“三江”下游,境內河網密布,107條內河形成六大水系,總長度244公里,匯水面積300平方公里,水資源得天獨厚,水污染防治形勢嚴峻。
懷揣“碧水夢”,福州市急需一個治水綱領性文件。
2015年底,按照“水十條”要求,《福州市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出臺。《方案》是如何編制的?具有哪些特色?能否更接地氣?實施以后取得哪些效果?
靶向治污
建立黑名單制度
“因地處‘三江’下游,承載了三大流域的污染源,讓福州水治理難度比其他地方大。”福州市環保局有關專家坦言,雖然福州市治水工作起步早,從2009年就著手重點流域治理,但治水是個系統工程,離不開各級各部門的支持和配合。
國家“水十條”的出臺,正符合福州市水污染防治的迫切需求。2015年下半年,福州抓住這一機遇,以“水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為底線,開始著手《方案》的編制。
在編制前,福州市領導專題調研水污染防治,福州市環保部門追根溯源,搜集近5年水環境質量變化情況,輔以必要的調查監測。
《方案》明確各級政府是責任主體,從頂層設計上避免部門間的互相推諉扯皮。相關負責人坦言,一張藍圖繪到底,福州市開啟刮骨療毒式治理。
“刮骨療毒,就要敢于找出病根,毒在哪就治哪,對癥下藥。”有關專家告訴記者,在《方案》編制過程中,突出靶向治污,精準發力,回應老百姓關心的問題。
以省“水十條”對福州水環境質量目標管理為底線,選取不達標水體及對飲用水水源或水生態安全有影響的交界斷面和干支流水體,納入水質清單內容,采取“一河一策”方法,對癥提出水質提升的防治措施,并將水質改善目標細化到各縣(市)區及各年度。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創新性地采用了“黑名單”制度。根據歷年的水質監測結果及監管情況,將近年出現過劣Ⅴ類水體的小支流列入“黑名單”中,要求制定實施水體達標方案。媒體曝光或群眾投訴強烈的小支流,也會被列入“黑名單”中。
控制總量
做好污染減法
閩侯縣竹岐鄉火炬村,綠樹環繞,流經當地的小目溪清澈見底。火炬村村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村里豬欄沒拆之前可不是如此模樣,那時候亂排的豬糞水致使溪水黑臭,引來蚊蟲,家家戶戶常年關閉窗戶。
畜禽養殖污染是福州水污染的重要成因,治理難度大。面對這一痛點,《方案》的制定不能依葫蘆畫瓢,必須更具操作性。
閩侯縣對位于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等禁養區內的生豬養殖場,堅決予以關閉和拆除。“對漏報、不報(新建、重建)的豬場,發現一家拆除一家,杜絕反彈現象。”閩侯縣有關負責人表示。
《方案》在生豬養殖污染方面有很大亮點,強調做好減法。有關專家表示:“許多地方也在提生豬養殖總量控制,但如何落實、有什么措施,目前還比較含糊。”
而福州的新做法在于,不是單一強調拆除量,還提出強化生豬養殖總量控制。這樣就將總量控制精準落實到每一個養豬場,通過豬耳標等控制生豬規模,控制污染總量。
《方案》提出,各縣(市、區)政府以適度規模、總量控制、合理布局、達標排放為原則,嚴格按照市政府下達的生豬出欄總量控制指標,在可養區范圍內確認出擬保留的生豬養殖場。2016年底前,除擬保留的生豬養殖場外,其余生豬養殖場一律拆除。目前福州市已全部完成拆除養豬場任務。
過去的福州福清市逕江戴著“龍須溝”的帽子,兩岸畜禽養殖場林立,污水橫流,臭氣熏天。
短短一年多時間,逕江發生的變化令人贊嘆:河水清澈,處處是美景,村村可入畫。2016年12月數據顯示,水質達到Ⅴ類水環境功能區標準,提前一年達到省、市考核要求。
“逕江的變化是福州治水效果的一個縮影。”當地環保局局長告訴記者。
更接地氣
要求高于省標
敖江,是連江縣人民的母親河,也是福州第二水源地。曾經碧波蕩漾的江河,因石板材污染一度戴上“牛奶河”的帽子。
在連江丹陽鎮順利石材廠,記者看到,占地30畝的廠房內存放著石材成品,露天的大切鋸機都已拆除下架。“我們建廠近20年,有18臺切鋸機,產值約1200萬~1300萬元。”順利石材廠負責人韓新貴深有感觸,“去年12月初工廠關停。以前也整治過,可這次不一樣了,絕對是動真格的,沒有商量的余地。”
據了解,福州全市212家石板材企業已經全部簽訂關停協議,實現全面關停。
如此大力度的動作,基于《方案》的嚴要求、高標準。福州《方案》比省級版更嚴更高。比如,流域水質、縣級水源地水質、鄉鎮級水源地水質3項的要求都高于福建省“水十條”。特別是對于流域水質,除了水質優良比例高于省里要求外,還特別提出,福州市流域所有監測斷面在2014年度基礎上水質不得下降,還要有所改善。
在解決區域突出環境問題上,除了做到有的放矢,《方案》還新增和細化了許多內容。
比如提出強化敖江流域建筑飾面石材廢料(渣)堆放場治理工作,要求加快完善在用堆渣場標準化改造及廢棄堆渣場覆土綠化;提出在嚴格環境準入方面,明確禁止新、擴建制革項目的范圍為閩江馬尾羅星塔以上流域;增加縣級主要地表水源地要在2016年底前實現自動監測,到2020年底前基本實現縣級地表水源地水質監測。
“福州版‘水十條’高于省‘水十條’要求,并不是拍腦袋想出來的。由于省‘水十條’是針對全省的水污染防治,其行動計劃相對宏觀,對各設區市的情況不可能面面俱到。這些都需要市一級的‘水十條’進一步細化。”福州市環保局有關人士表示,“這也是考慮到福州市作為省會城市,生態文明建設要走在全省前列,相關指標也經過詳細的調研和論證。”
此外,指標增加定量表述,更接地氣。“若只說達標率是多少,老百姓不一定聽得懂。”福州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說。
《方案》明確各類水體水質保護目標,逐一排查達標狀況。未達水質目標要求的縣(市、區)要全面排查污染源,針對突出問題,制定實施水體水質達標工作方案,治污任務逐一落實到匯水范圍內的排污單位,明確防治措施及達標時限,方案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備案,自2016年起,定期向社會公布。對水質長期超標的區域實施掛牌督辦,必要時采取區域限批等措施。
相關專家坦言,在這樣的高壓政策下,福州市水污染防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長效機制建立和基層環保監管方面還需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