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臣路兩側樓體粉刷了,觀賞花和草皮種上了,步道板也鋪上了,就連原來城里存了很久的殘土也清得差不多了,五常變得更美更靚了。”日前,在五常市本地論壇上,網友“拉林河邊”在帖子里如是說。
年初以來,五常市針對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中的重點、難點,集中三招狠治環境“頑疾”,使得城鄉環境面貌大為改觀。
“今年是我市項目建設最多的一年,也是投入最大的一年。我們以哈南地區獨具特色的中等城市為目標,圍繞建設現代、宜居、生態城市,精心抓好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努力把城市功能做優、環境做美。”日前,五常市市委書記裴君告訴記者。
同時,裴君向記者進一步介紹了下半年五常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力度:城區基礎設施完成投資1.6億元,比計劃增加6000萬元;棚戶區改造完成100萬平方米,比年初計劃翻一倍;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提檔升級,完成100個新農村試點村建設任務,改善農民居住環境……
記者在采訪中看到,由于各職能部門和有關單位的相互協調、互相配合、共同推進,現在的五常已經形成主題突出、目標明確、城鄉一體、整體提升的互動氛圍。
#p#副標題#e#
加大投入
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各項數據表明,目前是五常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綜合實力和發展質量顯著提升的時期,也是城鄉建設力度加大、投入增多、城鄉環境變化最為明顯的時期。
今年五常城市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全年投資5000余萬元拓寬改造了運輸路、北二道街、誠信小區路、實驗路、鮮師路、治財路以及16條巷道,更新步道板3萬平方米,更新安裝路燈152盞,完成了亞臣路帶狀公園綠化亮化工程、金山公園改造工程,全面實施了城區亮化;拆遷棚戶區房屋面積9.8萬平方米,新建小區5個,建筑面積30萬平方米。規劃城區面積30萬平方米,對主要街道兩側建筑限制標高;新增保潔員100名,加大了衛生保潔和清冰雪力度,城區環境明顯改觀。
在加快城市建設的過程中,五常堅持新城區開發和老城區改造并舉,實施開發建設“四大工程”:實施暢通工程。拓寬改造實驗中學門前路并延伸至黨校東路,解決車流、人流擁擠的問題;打通部分斷頭路,在城區內實現環型的道路連接;實施安居工程。開發建設面積不低于50萬平方米,同時要建5棟以上高層;實施綠化工程。大力開展城區綠化建設,在開發建設中必須留足綠地面積,構建以機關單位、住宅小區、休閑廣場為點,以道路為線的城區綠化體系;實施亮化工程。繼續加大投入,提高城市的亮化水平,展現五常獨特的城市風貌。
民生工程
惠及百姓千家萬戶
正在建設中的污水處理廠占地面積約4萬平方米,污水處理廠和排水管道工程總投資17141萬元。預計一期工程至2011年底可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
即將建成的五常首個無害化垃圾處理場占地面積13.4公頃,每天可處理垃圾280噸。目前已進入防滲系統鋪設階段,預計年底即將交付使用。
據了解,由于五常城市基礎設施較為薄弱,長期以來城區污水處理一直采用傳統的排放方式,不僅嚴重污染了周圍環境,還威脅著城區居民飲水安全。而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多,原有垃圾處理場已無法滿足垃圾無公害處理要求,成了制約五常發展的瓶頸。
為改變這一狀況,五常市委市政府將污水處理廠和無害化垃圾處理場建設項目納入到45件惠民實事當中,并加以重點推進。
與此同時,為了徹底解決老城區居民供熱狀況,加快節能減排的步伐,今年五常市委市政府又從改善大氣環境質量、解決居民生活條件入手,對城市供熱系統進行改造,投巨資興建了南熱源廠。目前,該工程一期5500平方米廠房正在緊張施工中,有望在年底進行供熱。
據五常市熱力公司負責人介紹,明年二期工程建成后,集中供熱總面積將達到1000萬平方米,可最大限度滿足五常老城區和新城區的居民用熱需求。
建管并重
城鄉面貌持續改善
基礎設施投入加大了,如何來管理這個面貌煥然一新的城鄉環境?五常的做法是堅持“建管并重、重在管理”的方針。
“現在,不論是攤主還是顧客和過往行人都非常注意自己的行為習慣,環境衛生比以前好多了,我們工作也輕松了不少。”采訪時,一名環衛工人談起老城區環境衛生的變化,顯得格外高興。
今年,五常市委加大了違法違章建設治理力度,重點搞好集貿市場、舊居民區、建筑工地、城鄉結合部、主次干道等重點區域治理,城區普掃率、保潔率和完好率均要達到100%。進一步加大綜合執法力度,堅決杜絕濫拆、濫建行為,為城市建設的順利進行提供有力保障。(記者:劉曉云 儲繼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