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深入進行節能減排,實現綠色發展,眼下成為了很多企業的發展主題和方向。在治理生活污水、礦井水過程中,河北省冀中能源集團冀中能源股份公司葛泉礦積極運用“全質量”理念統領所屬崗位職工思想狀態、工作干勁等各方面工作,不僅做到高質量達標排放、同時創“治污精品”品牌,給企業帶來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全質量治污”創精品的背景
一直以來,煤礦的礦井水、生活污水多是經過簡單處理,便直接排放,不僅污染了礦區及周邊村鎮環境,同時,也與企業可持續發展態勢不相適應。
一方面企業在喊“缺水”,努力“找水”,另一方面卻造成水資源的污染和浪費。作為河北省節能減排“雙三十”領軍集團企業,冀中能源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總經理王社平第一時間對社會公眾作出了莊嚴承諾。
#p#副標題#e#
“全質量治污”創精品的意義
通過大張旗鼓的開展創先爭優活動,這個礦以建設綠色生態礦區,提升礦井發展質量為切入點,污水處理項目總投資1951萬元,最大日處理能力1萬立方米,運用“全質量”理念集中處理礦井水、生活污水全過程,處理后水質高于國家標準,全部回用于井下生產、消防降塵、礦區綠化,農田灌溉,達到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可持續發展目的。
“全質量治污”創精品的過程
據有關資料查證,“全質量”服務理念,指的是企業所有部門、組織,所有人員都以產品質量為核心,把專業技術,管理技術等集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科學嚴密高效的質量保證體系,以優質的工作、最經濟的辦法提供滿足用戶需要產品的全部活動。
在污水處理中,葛泉礦遵循“全質量”這一理念,用“全質量”去衡量和驗證一切“治污”工作的成效。
施工建設上,通過以提高自身的質量意識為中心,對工程實行全過程控制。水廠建設至今,僅由職工自己提出的工藝、設備安裝遺存問題就有600多條,體現了干部職工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感。小到一顆螺絲釘的安裝,大到設備的對接、試運行,質量監督實行“事前、過程、事后”三個控制。
運行質量上,企業生活污水采用“旋流曝氣除砂”工藝一級物化處理,運用卡魯賽爾氧化溝工藝二級生化處理,增強脫氮除磷效果;礦井水處理采用預沉調節池、水力循環澄清池、多介質重力無閥濾池相結合的工藝。針對職工經驗少,采取上班跟師傅轉、下班跟著教程轉,新崗上的職工低姿態中不斷學習。同時,把環保理念、爭優創先鋒工作納入一起綜合管理,使人步入廠區就能感受到現代而不失特色的氣息。
工農關系處理上,高標準處理后的水,在當地村莊百姓農田里的作用越來越大,農民們常擔心自己澆不了地。他們與當地村民建立多個聯系點,設專人第一時間進行溝通,建立3處加壓泵、增設灌溉分水口10多處,隨時為農民提供用水信息。
與此同時,這個礦將復用水的管路分成生產、生活兩大類,無論是選煤廠生產用水,還是工人村街心花園、職工浴池等,形成一張收集、復用水的管路礦區地下網。目前,該礦地標建筑--平安廣場,順利實現了無塵化環境管理和循環復用功能。
“全質量治污“創精品取得的效果:
視覺一:生活在十里亭鎮下解村的任現書是一個地道的莊稼人。近來,他發現家門口已經流了20多年的灰黑色的礦井水變清了,水中的黑泥也不見了,小魚和小蝦也回來了。變化就是源自該礦對污水的治理。經過當地環保部門多次聯合檢測,經處理的污水水質達到一級A的標準,同時也解決了周邊村200公頃農田的灌溉問題,一年可以節約農民澆地總費用80萬元。
視覺二:走進水廠,職工們在中央控制室輕點鼠標,便能完成對生活污水7個環節和礦井水5個環節的操控,設備自動化程度100%,實現了污水處理在股份公司效果最好、運行質量最佳、所屬干部職工最團結。
視覺三:企業選煤廠等用水大戶,馬上將用上這些處理后的水,大大減少了地下水使用的同時,每年為企業節省水資源費、排污費等60多萬元。社區街心臺地廣場以溪流、水墻為主題,所用的水就是處理的中水資源。企業正在建設的南山生態濕地休閑公園,集濕地、景亭、運動為一體,屆時也能用上這些高質量的水。
視覺四:經過廢水經凈化處理后,作為生產、生活復用水和生態用水,不僅徹底終結了企業污水肆意排放的歷史,防止水資源流失,避免對水環境造成污染,而且擴大了葛泉礦區產業鏈,促進經濟循環,實現了礦區可持續發展。(賈世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