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今天從市環保局獲悉,我市投入20億元實施的211個治污減排力度工程項目,成功消減二氧化硫排放量13000噸,減少COD排放量5700噸。目前,全市污水處理廠排放達標率已由上半年的30%提高到目前的90%,重點污染企業的排放達標率達到100%。
市環保局局長姜青山告訴記者,“十一五”計劃的第一年,我市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為11.21萬噸,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5.21萬噸。全市環保部門開始從抓工程減排入手,投入7.11億元對城市污水處理廠進行新改、擴建工程和配套管網建設工程,套子灣污水處理廠、辛安河污水處理廠等11座污水處理廠建設完成后,全市污水處理能力由50萬噸/日提高到了66.5萬噸/日,新增COD削減能力3.24萬噸/年。除此之外,還對全市28家電力企業投入8.4億元,完成了3.7.5萬千瓦機組的脫硫任務,全市配套脫硫設施的燃煤機組占到裝機總量的95%以上。
要把污染物的排放量降下來僅靠工程減排是不夠的,結構減排也是一個重要方面。為此,環保部門加大了對落后產能、落后生產工藝的關停力度,先后完成山東百年電力有限公司、煙臺發電廠等共計23臺、總裝機容量26.28萬千瓦小火電機組關停工作,淘汰38條水泥立窯生產線,關停并轉18家水污染企業。
有了減排措施還要抓好監管,確保發揮減排實效。到目前為止,全市重點國控和省控企業安裝了117臺在線自動監測設備,在10個城市污水處理廠安裝了視頻監控設備,省、市、縣三級聯網,24小時實時監控企業排污情況。對發現的在線監控數據超標和異常數據及時向相關單位通報,查明原因,做出相應處理,確保監控數據正常和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