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是工業企業與老百姓搶水庫水喝,那邊是工業凈水廠每天制造的50萬噸工業用水,需求量卻只有3萬噸。正在召開的寧波市兩會上有政協委員提出:為解決寧波水資源緊缺問題,合理分配水資源,政府應出臺相關措施,讓有條件的企業使用工業用水,不再與市民搶水庫水喝。
“十五”期間,寧波市在全國率先提出了“分質供水、優水優用”的理念,即以優質水庫水作為居民飲用水的原水,通過一定程度的加工,供應給廣大居民使用;同時將水質情況稍差的河網水作為工業用水的原水,加工后供給工業用戶使用。2002年寧波市啟動了大工業供水工程建設。
為了進一步推動大工業供水工程,寧波市在2006年成立了寧波工業供水有限公司。隨后該公司承接了寧波市的首個工業供水工程,包括姚江取水工程、凈水廠(即姚江水廠)工程和輸水工程。
2008年11月,一座日產50萬噸工業凈水廠建成投入使用,輸水主干線總長約50公里,途經寧波市主要的大工業區域(江北、鎮海、北侖三區)。為工業企業供水的姚江水廠建成投產已經2個多月,但直到昨天,用戶仍只有寧波鋼鐵一家,日需水量僅為3萬噸。
針對這種情況,寧波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認為,工業供水管線沿線覆蓋的幾家工業用戶都是由自來水公司供應的,用的是水庫水;逸盛石化等幾家企業則建了自備水廠,直接從附近河網取水,而且在水資源利用上還存在區域劃塊、各自為政的現象。
“其實,工業用水每噸只售2.2元(不含污水處理費),比自來水公司還便宜0.3元。如果一家工業企業的日用水量為1萬噸,那么每天就能省下3000元,1年就是100多萬元。”該負責人說。
政協委員時利眾表示,目前寧波市兩大獨立的供水系統已基本形成,各縣市區和工業企業自建水廠的形式已落后于經濟發展趨勢和水資源綜合利用要求。政府應該嚴格控制自備水廠取水和建設,在工業供水覆蓋的范圍逐步取消現有自備水廠。為盡快把現有的工業水廠供水范圍內的優質水源置換出來,政府應該統一步調,讓工業供水能力覆蓋范圍內的工業企業或工業園區,必須使用工業用水,不再與寧波市民搶水庫水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