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受干旱天氣和珠江流域雨量減少的影響,廣東珠三角珠江下游地區出現特大咸潮。
記者在中山大學北門廣場的中大碼頭看到,珠江水位比夏季偏低,單從肉眼觀測,似乎無法看到江水已受咸潮影響。市民現在比較擔心咸潮會影響到飲用水方面,他們害怕淡水受到影響后,喝進身體里會影響身體健康。而菜農表示,很長時間沒有下雨,溝里的水都是咸的,澆到菜地,菜的根都爛了。
廣州五羊天象館預告,從目前的情況看來,珠三角的飲用水是安全的,咸潮不會對珠三角的飲用水安全產生不利的影響。記者在昨天撥打了廣州珠海和中山自來水供水熱線,廣州方面表示,因為廣州水源現在都采用西江水,所以影響不大。而珠海供水熱線的工作人員表示,在遇到咸潮以后,水質咸度可能會提高,但是都會符合國家飲用水的標準。
廣州五羊天象館常務理事李建基表示,目前飲用水的供水水質含鹽量一般都不會超過250毫克/升,所以盡管咸潮情況嚴峻,飲用水方面還是樂觀的。
對于咸潮的防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比方說建立預警機制,調水以淡壓咸,加強河道采沙的管理,以及注意節約用水等。據了解,現在水利部門的工作人員每天都派專人,24小時值班對水質進行監測,隨時引淡排咸,確保農業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