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魚臺縣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迎查工作會議在縣政府二樓會議室召開??h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曉玉,縣委副書記、縣長杜昌華,縣委副書記、縣政府常務副縣長王福岱,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王亞棟,縣政府副縣長林長運、姚念舉出席會議。
張曉玉主持會議并作重要講話。他指出,迎查工作要全面進入臨戰狀態。各項迎查工作要按實戰謀劃、安排、推進,硬件建設要在抓緊收尾、全面提升上下功夫,對一些進展慢、工期緊、標準檔次低、推動難度大的項目及薄弱環節,縣迎淮辦要掛牌督辦、限期整改;各級包保領導要現場辦公、就地解決問題,項目不完工不準離崗。要把迎查與城市建設統籌考慮、一體謀劃、共同推進,全面提高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環境;要與深化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相結合,下大氣力治臟、治亂、治差,塑造整潔、清新、優美的城鄉環境;要與轉方式調結構相結合,把環境保護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堅持高端高質高效發展方向,大力度調整產業結構,努力實現由過去“以環境換發展”向“以環境促發展”的根本性轉變,讓考核組真切感受到我們一切工作都是圍繞科學發展這條主線來布局、來展開、來推動;要夯實各級領導的包保責任。要強化組織領導、強化責任落實、要強化檢查督導、強化包保責任,同時,也要做好經驗總結,注重挖掘好的典型和經驗,發揮示范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全社會的環境意識、責任意識和參與意識,形成人人珍惜環境、全民參與環境建設的良好氛圍。
杜昌華在講話中要求,要著力構筑高效治污體系,集中抓好支撐“治用保防控”這一體系的工程項目建設,切實明確每個工業點源、污水處理廠、人工濕地工程、中水截蓄導用工程和應急事故池、應急節制閘等在整個治污體系中的定位、作用以及發揮的環境效益,在每一個小流域、每一個轄區、每一個治污環節、每一個檢查現場都充分展現治污體系的運轉效率和成果,確保打造成治污迎查工作的亮點;要突出循環經濟特色,突出提升工程質量,突出周邊環境美化,同時從迎查沿途環境、廠區大門、內部道路、環保標識、污水處理設施到排污口,甚至包括構筑物圍欄建材、裝飾顏色、道路指示、生物指示池構造及顏色等方面的細節;要確保環境安全萬無一失,進一步完善飲用水水源應急監管體系,做好枯水期污染聯防聯治工作,要完善縣和企業應急預案,落實車間排放口和總排口、污水處理廠進水口、支流、縣界斷面和出境斷面五道預警監控防線,確保不出問題;要深入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按照“硬化、凈化、綠化、亮化、美化”要求,以更高標準、更強力度集中治理“臟亂差”現象,為圓滿完成治污迎查做出應有貢獻。
會上,副縣長姚念舉通報了全縣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進展情況。各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分管鄉鎮長,迎淮指揮部全體成員,環境綜合整治指揮部全體成員及重點企業負責人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