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銅業下屬多家礦山企業的工業廢水直排樂安河,禍及下游42萬余民眾,其中的樂平市名口鎮戴村近20年無一人通過征兵體檢,癌癥患者多達70余人。相關礦企和環保部門卻異口同聲:德興采銅歷史起于唐宋,現代企業不應代歷史受過。(12月7日新華社)
樂安河是德興、樂平兩市的母親河,其所受污染的程度令人觸目驚心,而在相關礦企看來,“德興的采銅歷史起于唐宋,現代企業不應代歷史受過。”如此玩“穿越”,放在全球恐怕也“只此一家”,但讓人訝然失色的還在于官方——當地環保部門也持這一觀點。
環保部門與污染企業,本應是監管和被監管的關系,前者對后者實施監督、指導,以期增大減排投入,改善環境狀況和生態狀況;后者應在前者的指導和督促下,盡到企業責任,做有擔當的企業。而從他們異口同聲地將污染責任推給“歷史”的論調中,不難看出:這對貓鼠竟然同籠了,如同夫妻店中的兩個老板,異口同聲地應對輿論監督,回絕民眾訴求。
不可否認,不管是廟堂還是江湖,都有一個極其殘酷的現實存在于當下中國——重商輕德、重資輕民。只要他能為地方經濟注入資金,能為地方官員染紅頂子提供朱砂,他就是大爺,就不管他淘走了黃金留下了破屋。至于官商之間的瓜葛,即如“莫員外”給出的一團亂麻,即便你是七仙女,如無眾位姐姐趕來幫助,也就無法提拎清楚。
這就是當下中國的企業生態環境,更是民眾生態環境。兩種生態相互疊加,但只有前一生態滲透、影響后一生態的事,沒有后一生態逆向影響前一生態的分。所以才有現行空氣質量監測標準(PM10)超齡服役10年也不肯執行PM2.5標準的事,也才有乳品新國標將菌落檢出標準擴大4倍、蛋白質標準下調0.16,速凍面米制品新國標將禁止含有金葡菌等致病菌改為“限量檢出”……但是,你不用擔心它的國際競爭力,因為它有“兩張皮”,如強生系列產品、“供港蔬菜”……
綜上應為“重商輕德”“重資輕民”的倒影。問題是這樣的規矩,這樣的店大欺客,如何能夠建成百年老店?正如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所說,“美國在亞洲,可能會再呆10年或者100年,但再過1000年中國還在亞洲。”這個道理很直白,但用來解讀污染企業和民眾,與地方政府和地方經濟的關系,恰如其分。
同理,江西銅業下屬的相關礦企,可能會給當地帶來短暫的GDP效益,但隨著環境與人的緊密,人類與環境對于污染的承受力、免疫力的下降,污染企業必將加速退出歷史舞臺。而到那時,飽受蹂躪的民眾和脆弱的生態環境,還能負載對環境要求頗高的綠色產業嗎?地方官們的政績還能繼續嗎?
或許,地方官們想的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在其位時,牛死馬亡與他無關,但依照其“污染責任歷史觀”,就是再過1000年,也會有人罵他是“昏官”,罵他所在部門是骯臟的部門。所以,將污染責任推給歷史,只是又一件皇帝的新衣,除了貽笑大方,忽悠不了輿論監督,更忽悠不了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