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長期以來一直把水資源問題的改善視為一項戰略性要務,他們通過發展科技增加水供應、加強教育提高節水意識、完善法律強制節水等措施,有效地解決了水資源短缺的問題。他們的經驗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借鑒。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當前,我國日益嚴重的水資源短缺問題,已經逐漸成為制約經濟進一步發展的瓶頸。改善和解決海南省水資源面臨的眾多問題,成為我省水利部門的主要任務。
新加坡是世界上為數不多能從整體上看待自己水源供應問題的國家,打造了“全球水務樞紐”的雛形,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水務管理國家之一。新加坡長期以來一直把水資源問題的改善視為一項戰略性要務,并動員全國之力完善整個供水循環系統,對于涉及到國家生存與發展的水問題,有著非常強烈的危機意識。這一點值得我省在水務問題上學習和借鑒。新加坡的治水經驗,具體有以下六個方面:
一、采集儲存雨水。新加坡雨量充沛,具有短歷時、小區域、大流量的特征。為了更多地收集雨水以供生產生活所需,同時緩解由于降雨量大而導致公路上積流成河的問題,新加坡政府實行明確的雨污分流制度,并耗巨資建立了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統。其中的代表性工程為耗資2.26億美元建成的Marina Barrage(濱海堤壩)。Marina Barrage(濱海堤壩)的設計獨具匠心,建成后不僅可以用來采集儲存雨水,還可以開發為旅游景點,最終達到經濟環境雙豐收的效果。據資料顯示,新加坡全島的雨水收集和處理系統建成后,可以將全國約80%的降雨量轉化為飲用水,解決當地居民30%以上的用水需求。
二、廢水循環利用。新加坡政府主要采用微過濾系統和其他形式的高科技過濾技術來處理生產生活過程中產生的廢水,達到廢水循環利用,變廢為寶的目的。經過處理后的新生水水質非常好,一方面可以作為工業用水,另一方面,也可以作為居民的生活用水。新生水的生產成本是海水淡化成本的一半,價格比自來水還便宜,并且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其生產成本還有進一步下降的可能。此項措施提供的水量如今已位居總供應能力的第二位,僅次于進口,占總用水量的30%,政府制定的長期規劃是將這一指標提升至50%。
新生水的誕生,使新加坡在污水治理領域走在世界前列,成為國際水業界公認的以科技創新解決水資源困境的成功實踐者。
三、海水淡化。新加坡從1998年開始實施“向海水要淡水”計劃。除政府自行設計、建造和營運外,還鼓勵私人企業參與。由于淡化水成本高昂,所以目前此項措施提供的水量僅占總需求的10%。然而,新加坡政府并沒有放松這項技術的發展,并預期隨著淡化科技的不斷進步,逐漸增加海水淡化的比重。新加坡公用事業局計劃在兩年內將海水淡化能力增加到現在的三倍,且目標在2060年,滿足新加坡水供的30%。
四、加強教育,提高民眾節約用水意識。除了積極開發水源,新加坡政府也十分重視水資源的合理使用。民眾是水資源的消費主體,為了提高民眾的節水意識,政府提出了“節省、珍惜、享用”的口號,除此之外,政府還會不定時地組織新穎的以節約用水為主題的活動,吸引民眾參與討論,為節水出謀劃策,做到真正的全民節水。在某些具體的政策法規上,政府強制執行。例如,新加坡政府以合理的水價強制節水措施;強制要求安裝雙排檔節水馬桶水箱等。在新加坡,水資源利用的一大原則是“將一滴水變成兩滴水用”,由于宣傳到位,人們節水意識很強。
五、完善的法律法規保障。為保護和利用好有限的水資源,確保供水安全,新加坡特別注重加強水資源管理立法,有《水源污染管理及排水法令》,《制造業排放污水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同時推出了節水標記計劃、節水建筑及強制性控制各類供水器具的最高水流量等政策。在完善的法律法規保障下,建立了一套嚴格的執法機制和執法程序,以硬性的執法主體、政府律師隊伍和多樣化執法手段構成的有效監管體系,從根本上杜絕了水資源浪費和水污染事件的發生。
六、發展科技,以先進科技應對水資源問題。新加坡政府高瞻遠矚,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教育和科研優勢,營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不斷吸引全世界的人才和資源。對于水資源短缺問題,新加坡人一方面時刻注重節約,另一方面積極發展科技。先進的科技使得新加坡水資源由“短缺型”向“充足型”過渡,向新加坡供水的馬來西亞現在反過來需要高價進口部分新生水。新加坡正在向世界各地出售其先進的水資源技術,其科技水平得到西方發達國家的贊賞。
綜上所述,新加坡的水資源管理模式對于具有相似自然地理環境的海南省具有很強指導意義。與新加坡的治水模式和經驗相比,海南省在治水管水方面還有很多不足之處。
一是“開源”力度不夠。新加坡以少量的水資源支撐了5百萬人口和1631億元的GDP,相比之下,海南的水資源量并不匱乏,水資源問題卻逐步成為海南省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大瓶頸。這至少可以給我們兩點啟示:一、我們的水資源利用效率不夠高,可持續的水資源解決方案尚待建立;二、我們的水資源并不是天然短缺,一旦我們的可持續水資源解決方案成功建立,這些水資源足以支撐海南省社會經濟的進一步高速發展。
二是“節流”意識不強。新加坡在推行節約用水觀念的過程中,從理念引導和法律法規兩方面入手,強化了水資源意識教育,節水觀念在全社會形成了共識,對先進水資源管理方式的實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這也是我們在推進全省水資源管理方案,使人民提高節水觀念、遵守水資源法規條例方面值得借鑒的地方。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指出,要完善優化水資源戰略配置格局,大力推進污水處理回用,積極開展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高度重視雨水、微咸水利用。我們要響應中央的號召,以中央一號文件為指導,以新加坡成功的治水經驗為參照,以全面的方式管理水資源,加快水利改革,加大水利建設,確保全省水資源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