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以來的連續多輪強降水導致江西河湖水位迅速上漲。截至5月2日8時,我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水體面積由4月11日的668平方公里擴至2370平方公里。豐沛的水量對改善江豚等珍稀水生動物的生存環境有重要意義。
江西省水文局局長譚國良介紹,截至5月2日8時,鄱陽湖星子站水位達14.93米,較4月11日8時上漲了4.32米,比多年同期均值高約1米;水體面積由4月11日的668平方公里增至2370平方公里。目前,鄱陽湖凈入湖水量約為每秒5000立方米,水體面積將進一步擴大。
據統計,今年1至4月,江西全省平均降雨量達765毫米,比常年多35%,列有歷史記錄以來第四位。尤其是4月份以來江西持續出現強降水。其中4月28日14時至5月1日8時,江西自北向南經歷了今年入汛以來最強降雨過程,全省平均降雨量86毫米。
持續的強降水導致江西境內部分河流湖泊水位猛漲,昌江、樂安河先后出現超警戒洪水。鄱陽湖水位也持續上漲。到5月2日8時,鄱陽湖湖體容積由4月11日的11.4億立方米增至58.5億立方米。
專家稱,鄱陽湖已進入豐水期,目前防汛壓力暫時不大。同時鄱陽湖水大魚多,為江豚等珍稀水生動物提供了豐富的餌料,對緩解當前江豚的嚴峻生存狀態有重要意義。據了解,鄱陽湖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江豚的重要繁殖棲息地之一。近一段時期,鄱陽湖、洞庭湖等地陸續發生因缺乏食物等原因造成江豚死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