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目前昆明市嚴峻的蓄供水形勢,在昨日召開的雨情、水情分析會上,副市長李喜要求從現在開始,各水庫、塘壩要多項舉措蓄水,調整結構供水,強化措施節水。會上還提到,翠湖公園每天所需的1.6萬立方米景觀用水將考慮用中水替代。
今年1月至9月,昆明大部分地區降雨量已經超過去年同期水平,但是和歷史同期相比仍有差距,除東川外,其他地區偏少1至4成。去年的大旱導致昆明各個水庫“欠賬”較多,雖然東川、尋甸、嵩明、呈貢均出現超過100毫米的大暴雨,但這樣的降水更容易造成局地洪澇和滑坡泥石流災害,并不利于庫塘蓄水。截至目前,全市庫塘蓄水量只有9.67億立方米,距離14.8億立方米的蓄水目標還差5.13億立方米。
據昆明市水務局介紹,預計到12月,云龍水庫可來水3500萬立方米,松華壩水庫可來水2500萬立方米。按照目前日均供水量計算,兩大水庫預計庫容缺口均在1500萬立方米。到明年5月30日,預計昆明市農業缺水量將達24368.66萬立方米。
為確保今年和明年汛期前市民的生活、生產用水,李喜用三句話概括今后一段時期昆明市蓄供水工作重點:多項舉措蓄水,調整結構供水,強化措施節水。
盡管今年各水庫蓄水基數低,蓄供水形勢嚴峻,但由于前期采取以蓄為主,蓄防并舉的措施,昆明各水庫,尤其是中小水利設施蓄水成效顯著。我市目前已完成11萬件小水利工程,其中水窖9萬眼,完成全年任務的92%,超過歷史總額,這些五小水利工程正積極發揮作用。李喜要求各縣區要發動廣大群眾,即使是人背馬馱也要利用現有水源灌滿房前屋后、田間地頭的水池、水窖和壩塘,緩解山區缺水現狀,并要加快水利工程尤其是水源工程建設,采用突出重點,兼顧一般的原則,絕不放過一次人工增雨機會,尤其是云龍水庫和松華壩水庫庫區。
此外,要加強水庫科學調度,逐步減少旱季來水較少的云龍水庫供水量,增加水源地多的松華壩水庫供水量,確保旱季期間云龍水庫庫容。本著先生活后生產的原則,合理制定工農業用水調度方案,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節能減排。
在多措并舉積極蓄水的同時,還要借助昆明市創建“全國節水型城市”的時機,完善實施各項節水措施,加強再生水利用設施運行監管,進一步提高綠化、景觀中水利用率。翠湖公園每天要取用松華壩優質原水1.6萬立方米作為景觀用水,可考慮用中水替代,既能滿足翠湖景觀用水需求,又能節約用水。(記者 張蕾)